Tuesday, August 25, 2009

團隊迷思

來自臺灣的楊田林老師。。。

十年前,我幫一個來自全省各地的中階主管上團隊課程,規劃了一個「團隊城市追蹤活動」,十人一小隊,要在五小時之內到達指定地點、完成指定的各項任務,全程只能走路搭乘捷運或公車。

那一次,我跟隨其中一小隊,觀察他們是如何進行任務。

結果,那群隊員,一離開教室下樓梯出大門,就馬上走錯了方向(搭捷運站應該是左轉才對,他們竟然向右轉),奇怪的是,當時竟然沒有人提出異議。

我看著他們邊走邊聊,一路上還有說有笑。過了半小時,其中一人發現不對勁,小隊長才召集大家回頭,搭公車到捷運站,如此,來回已經浪費了將近一小時。

最後,可想而知,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,那個小隊所完成的任務品質最差、疏漏百出。這樣的結果,我一點都不意外。

錯誤,是最好的機會教育。回到教室後,我藉此跟大家做討論。詢問那小隊的每個人,「你們怎麼了?」

小隊長:我對台北不熟啊,所以我信任台北的隊員,跟大家一起走。
隊員A:我是台北人,平時回家都是下樓就向右走,今天沒思考太多,就依平日習慣走,我不是隊長,沒想到大家竟然跟我走。
隊員B:我是看到A往右走,他是台北人,應該不會錯,所以就跟著走,沒想到竟然錯了。
隊員C:我看到前面有三個人都往右,應該不會錯,所以我也往右走。
隊員D:我也是台北人,一開始我感覺方向不對,但是隊長往右走,大家也都往右走,我想是不是有新的捷徑,所以就沒提出異議…。
隊員E:我原來判斷應該要往左走,可是這麼多人都往右走,我以為是我錯了,糟的是、我也不敢問大家是否走錯了?」
隊員F:我平時就不太有意見,大家怎麼做我就跟隨,所以我跟本不知道走錯了。
隊員G: ……

這樣糊里糊塗的團隊,這樣模糊卸責的對話,在日常生活中,耳熟能詳嗎?

他們犯錯的代價,大不了只是一個課程活動成績不好,起碼,能學到教訓經驗,也就很值得了。但是,這種決策錯誤假如出自企業的高層、或是政府的高官,就會衍生出一場可怕的災難

特別要說明一點:上述的這個迷糊團隊成員,每個都是大學、碩士學歷,還有一位在攻讀博士。但,又如何?
美國心理學者詹尼斯在1972年提出「團隊迷思」一詞(Groupthink)是在形容團體作出不合理決定的決策過程。詹尼斯教授對「團隊迷思」的定義為「一種思考模式---團體成員為維護團體的凝聚力、追求團體和諧共識,而不能務實地評估其他可行辦法。」

團隊迷思的產生原因之一:成員同質性太高,思考模式太接近,過度追求和諧,因此,一旦有人犯了決策盲點,部屬或同僚可能基於信任(恐懼、討好)權威、或維護同事和諧關係,更可能是懶得思考,習慣當「跟屁蟲」…而不會主動提出異議。一旦做出錯誤判斷,影響深遠、其後果將不堪設想。而且,位階越高,後果越嚴重。

說到這裡,你想到了什麼?

7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