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从事教师工作以来,每天都有好多的小故事在发生。
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使一个后进孩子有了自信的小故事。班上有一个小女孩, 名字叫婷婷,
胆子特别小,记得刚开学我点名时,她的头都快埋到桌仓里了,一点声音也没有。
在孩子们热情的鼓励下,她才怯怯地喊了一声“到”!那声音听起来都是颤抖的。
当然在课堂上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。即使像“开火车”、“接龙”之类的活动非说不可,
你再看她:还没轮到她,早已是神情紧张,不知所措,眼泪都要急出来的样子,
看起来真让人心疼。为了消除她的恐惧心理,每次“开火车”、“接龙”等活动,
鼓励她别着急,慢慢说,或者提示她,帮助她说清楚、正确。只要一有进步,或者声音大了些,
或者不再结巴,或者清晰一些,总之,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进步,我就会立刻为她竖起大拇指,
用激励性语言热情地鼓励她。如“你说得太好了”,“你真棒”等等。还带头为她鼓掌,
带动全班孩子用热烈的掌声为她加油、鼓劲儿。慢慢地,怯怯的小眼睛里也能时常看见喜悦的光芒了,
林立的小手丛中,偶尔也能看见她的了,你再听听她发言的声音,竟也是如此洪亮,清晰。
听到这样的发言声,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就是当初那个怯怯的、不敢喊“到”的小女孩吧。
婷婷变了,变得大胆了,自信了。
胆是训练出来的~~
ReplyDelete这都是老师的功劳!
ReplyDelete